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医用心血管材料与方法(一)

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材料科学领域的高速发展,生物医用材料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众所周知,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各类疾病榜首,人类的健康正受到高发病率的心血管疾病的威胁。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人数约为2.9亿,所有疾病致死总人数45%,已成为健康的头号杀手。如今,研发新的医用心血管材料与方法已成为人工血管研究的热点领域。近几年来人们在医用心血管材料与方法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呢?这些工作能否为我们创新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呢?能否成为我们登高的梯、渡河的船、望远的镜呢?

在本集的文献汇编中,我们专门收集了近几年来有关“医用心血管材料与方法方面的科技文献与资料并汇集成汇编提供给大家,希望对“医用心血管材料与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和有意愿开发此类技术的朋友起到借鉴与参考作用。由于文献资料较多,我们将分八部分提供给大家。这是第一部分。

 

医用心血管材料与方法(一)

 

1、微创介入全降解血管支架和心脏瓣膜国内外研发现状与研究前沿

【作者】杨立  罗日方  雷洋  王云兵

【机构】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文献出处】材料导报2019, 33(1)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头号健康杀手.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近3亿人,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约300万人/,占所有疾病致死总人数45.临床主要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和心脏瓣膜疾病.目前,微创介入治疗因风险小、手术时间快、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最为有效的手段和主流趋势.因此,心血管微创介入材料与器械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稳健快速发展,心血管器械已成为医疗器械行业中仅次于体外诊断的第二大市场.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两个市场前景广阔的代表性产品是全降解血管支架和经导管心脏瓣膜.全降解支架克服了传统支架植入后长期存留在血管中会引起潜在的慢性炎症、晚期血栓及需长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等问题,已成为当下心血管植介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焦点.全降解血管支架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全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与全降解金属血管支架.因采用的材料性能各异,支架的制备方式也大有不同.10多年来,微创介入式生物瓣膜产品研发取得了快速发展.相关国产产品自2017年起已获得CFDA批准上市并在临床上大规模应用.然而现有的生物瓣膜仍然存在使用寿命较短、适用人群受限、置入准备过程繁琐、无法紧急应用导致的各类手术风险等不足,因此,研发具有更加优良的抗钙化、防周漏、可预装等性能的瓣膜已成为当前微创介入瓣膜研究的趋势与前沿.本文详细总结了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两个代表性产品(全降解血管支架和经导管心脏瓣膜)的国内外研发现状及研究前沿,并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难题和解决思路.最后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及前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2、血管支架材料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作者】马巧 宋文静 冀慧雁 王宁 

【机构】山西医科大学

【文献出处】《临床医药实践》2018 第11

【摘要】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概要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人数为2.9亿人次,其死亡率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居我国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的40%以上,已成为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腔内支架植入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常用的方法。本文将从血管金属支架和组织工程支架两大方面对不同生物材料支架的性能、临床使用情况以及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3、中美血管外科专利创新轨迹研究

【作者】 朱一超 李艳红 欧敬民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上海20043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 

【文献出处】《中国发明与专利》2019 第1 

【摘要】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猛增,揭示血管外科专利的发展轨迹,可以更好掌握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中文分词、词频统计、关联规则、分布分析和趋势预测等文本挖掘技术,着重于中美专利数量、范围、关注点和发展趋势等的对比分析。主要发现:中美血管外科专利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涉及范围在扩大;中美关注度主要在支架、导管、球囊这三类器械,材料从金属发展到可降解,正在注重减少器械残留在体内对人体的伤害;美国除了关注与中国相同的4个小类外,还关注另外7类等,涉及到化合物、肽和一些生物材料的研究;中国在药物洗脱支架方面,对地塞米松涂层的研究较少,对钴铬合金的应用不多等。

 

4、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马晓璇 杨晓丽 

【机构】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

【文献出处】《新材料产业》2018 第2

【摘要】一、生物医用材料及其产业基本情况生物医用材料又称为生物材料,指主要用在人体的诊断、治疗、修复、替换组织和器官,或者增进功能的一类高技术新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应用广泛,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按材料属性分类、按材料应用部位分类等。其传统领域主要包括支持运动功能人工器官(骨科植入物、人工骨、人工关节、人工假肢),血液循环功能人工器官(人工血管、人工心脏瓣膜).

 

5、血管平滑肌细胞与血管支架材料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作者】刘星  

【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文献出处】《西南交通大学》 2018年硕士论文

【摘要】介入治疗和血管支架植入已经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各类金属材料因其良好的机械和力学特性成为最主要的血管支架材料。支架的植入和降解会引起血管微环境(pH、渗透压和离子浓度)改变进而影响血管细胞生物学,而细胞行为改变也引起局部血管微环境改变,从而影响材料自身的降解。鉴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在支架植入后遗症的产生和发展上的重要贡献,本论文着重研究了它们和四种主要的血管金属支架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取纯镁与纯锌片材进行预处理,然后分别和收缩型VSMC进行直接和间接接触共培养。通过SEM表面形貌、XRD物相分析和质量称量等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和腐蚀速率计算,检测了共培养微环境的离子浓度和pH,研究共培养VSMC对纯镁和纯锌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VSMC黏附可滞留腐蚀沉积物进而降低材料(尤其是纯镁)的降解速率,但并不改变材料的腐蚀方式和沉积物成分。共培养的VSMC可降低微环境的pH,并通过自身死亡释放Mg~(2+)和Ca~(2+)进入微环境。其次,和可降解的Mg、Zn材料共培养后收缩型VSMC生长受到抑制、梭形形态丧失,其中纯锌的影响弱于纯镁。和不可降解的Ti、316L不锈钢材料共培养后VSMC的形态和生长得以保持。实时定量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和四种材料共培养后VSMC趋于炎性表型。可降解材料显著抑制收缩表型基因而诱导炎性表型基因;不可降解材料不明显抑制收缩表型、但在培养后期诱导炎性表型基因的表达。最后,利用胆固醇诱导的炎性表型VSMC、考察了镁、锌浸提液对炎性VSMC的诱导和表型维持的影响。结果发现镁、锌浸提液不仅抑制胆固醇对炎性表型VSMC的诱导,还抑制VSMC的炎性表型的维持。通过实时定量RT-qPCR、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分析,证实两种浸提液可上调收缩表型基因(α-Sma、Myh11)表达和下调炎性基因(Cd68、Ccl20)表达。以单一离子溶液替代浸提液或使用镁离子通道抑制剂证实,Mg~(2+)(和Zn~(2+))可部分介导浸提液对VSMC炎性表型的抑制作用。本论文研究结果充分表明VSMC和血管金属支架材料之间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6聚(2-噁唑啉)、聚乙二醇在医用金属材料表面修饰及医用水凝胶制备中的应用

【作者】刘松涛

【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文献出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本文旨在应用聚(2-噁唑啉)(POXA)及聚乙二醇(PEG)等亲水性且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合物材料,来探索新的生物医用金属材料表面修饰方法及制备新型的生物医用水凝胶。PEG和POXA都是在结构上满足含有氢键受体、不含有氢键给体的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呈电中性,同时又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其中PEG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包括表面修饰、医用水凝胶、靶向药物载体等。而POXA类材料由于其相比于PEG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亲水性等特点,被认为可以用来取代PEG。我们首先采用了聚合物在金属表面电化学组装的方式将这两种聚合物材料修饰在钛金属及316L不锈钢等常用的医用金属材料表面。研究表明聚合物电化学组装方法相对于以往的表面修饰方法具有很多的优点,可以在表面较快地得到PEG或者POXA涂层,并且涂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修饰上的涂层对材料的抗蛋白质吸附性能、生物相容性、抗腐蚀性能都有所改善。另外,我们制备了基于POXA的医用水凝胶体系。合成了侧链含有双键、含有巯基、或者含有光敏性基团等不同结构的POXA。这些POXA制备的水溶胶可以快速凝胶化制备得到的水凝胶。得到的水凝胶具有很好的透明性、较高的凝胶模量等特点。其中含有光敏性基团的POXA凝胶体系还具有紫外光降解的性质,有望应用于药物可控释放以及制备烧伤用的可控快速降解水凝胶敷料等。本论文共五章内容:第一章绪论,论述了医用金属材料表面修饰以及医用水凝胶领域的研究背景、研究进展等。第二章的研究的内容是邻苯二醌(o-quinone)修饰的PEG(PEG-o-quinone)在钛金属表面电化学组装制备PEG涂层的表面修饰新方法。钛及其合金都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钛及其合金会发生缓慢的腐蚀,从而使表面释放出金属离子,结果引起非特异性蛋白质的吸附,最终导致排异反应的出现。因此为提髙钛合金材料植入生物体后的抗腐蚀性能、耐磨性能和抗蛋白质吸附的性能,往往需要对其表面进行修饰。传统的表面修饰方法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本章中采用PEG-o-quinone电化学组装(e-AM)的方法在钛金属表面接枝PEG涂层。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在钛金属表面快速地组装PEG涂层,且该涂层具有比PEG-邻苯二酚在钛材料表面自组装(SAM)得到的PEG涂层更优异的抗蛋白质吸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能。第三章的研究内容是采用部分水解聚(2-甲基-2-噁唑啉)(PMOXA)与多巴胺共同在316 L不锈钢材料表面电化学组装制备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涂层。PMOXA部分水解后,部分酰胺键水解会变为仲胺,水解后的PMOXA可以看做是酰亚胺与2-甲基-2-噁唑啉的共聚物(PEI-co-PMOXA)。因此,可以通过PEI-co-PMOXA主链中的仲胺与多巴胺在金属材料表面氧化共同沉积将PMOXA固定在表面。因为仲胺会与聚多巴胺之间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而结合。该方法可以制备得到PMOXA与聚多巴胺的复合涂层,该涂层可以显著地提高316 L不锈钢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抗蛋白质吸附性能、血液相容性等等。并且由于电化学方法的优势,该方法可以用来修饰形状结构复杂的血管支架,在血管支架表面可以形成覆盖完整的涂层。第四章的研究内容是合成得到侧基含双键和侧基含有巯基官能团的POXA。并将两种POXA组成水溶胶体系,再利用365 nm紫外光催化"click"反应制备水凝胶。因为合成的两种POXA侧链的官能团数目可控,通过采用具有不同的POXA组成的凝胶体系,可以制备模量不同的水凝胶。该体系得到的水凝胶有快速光交联响应性、较高的和可调控的模量,还有非常好的透明度。该水凝胶体系有望用来制备载药水凝胶、伤口保湿促愈合水凝胶、烧伤水凝胶敷料等等医用材料。第五章研究了基于POXA和香豆素衍生物的可光控降解的生物医用水凝胶体系。在本章中,我们首先在7-羟基-4-羟甲基-香豆素两端,利用醇轻基和酚羟基的活性差别分别接上烷烃烯基和甲基丙烯酸酯。利用甲基丙烯酸酯双键与其他甲基丙烯酸单体聚合得到水溶性的聚合物,该聚合物侧链具有双键和可光断裂的酯键。并将其应用于光降解水凝胶体系的研究。其次我们通过将7-羟基-4-经甲基-香豆素酚羟基转化为醇羟基,再通过两端的醇羟基与马来酸酐反应得到两端具有羧基又有双键的化合物,羧基可以使化合物具有水溶性。实验证明该体系可以应用于光可控药物缓释水凝胶的制备。

 

7、组织工程组织血管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贾智明 郭海林 陈方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

【文献出处】《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8 第1

【摘要】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组织和器官,是临床治疗组织、器官缺损和功能损伤的潜在途径之一。但是,构建的组织、器官植入体内后不能及时获得血供,导致萎缩并无法发挥功能。我们针对近年来组织工程组织血管化的研究进展,并根据具体策略的不同,将其分为4个部分,包括支架材料的特殊处理、添加血管生成相关细胞、添加血管生成因子或基因修饰和预血管化等策略,并分析各种血管化策略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8、抗菌医用聚氨酯材料的设计与研发

【作者】周满辉  

【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文献出处】《华南理工大学》 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微生物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在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微生物的活动。它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活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破坏。从古代的银铜器到近代人工合成的有机抗菌材料和无机抗菌材料,对于有害微生物——细菌的防治与灭杀一直是人类活动卫生保健方面的工作要点。目前我国抗菌制品涉及到家电、建材、纺织、轻工、医疗、航空等多个行业,具体产品有抗菌冰箱、抗菌涂料、抗菌涂层服装、抗菌导管等千余种。而抗菌导管在医疗服务行业中的作用最能体现其抗菌的意义所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用介入导管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大提高了治疗水平。而作为医用介入导管首选材料聚氨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广泛应用在医疗服务行业中的产品上,如血管内导管、输液袋、敷料等。但是作为一种侵入性的器械,特别是血管内导管,随之而来的是引发一系列的感染,其中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在10%~20%,致死率高达25%。这些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还消耗了大量的卫生资源极易带来医疗事故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赋予血管内导管持久、优良的抗菌性能。本研究中,抗菌聚氨酯材料的加工主要有两种:表面光接枝改性和本体改性(1)表面光接枝改性首先合成叠氮对苯甲酸,在通过叠氮对苯甲酸向天然抗菌剂——壳聚糖,亲水性改性剂——聚乙二醇引入叠氮基,合成了叠氮化壳聚糖和叠氮化聚乙二醇。然后将壳聚糖和聚乙二醇用光接枝的方法接枝到聚氨酯上,使聚氨酯表面具有抗菌特性和抗黏附性。在此过程中,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了光接枝工艺对接枝效果的影响,并对接枝壳聚糖和聚乙二醇后的聚氨酯的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红外光谱测试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表征了合成产物;使用水接触角测量仪分析了光接枝工艺对接枝效果影响;采用吸光度法对各样品的抗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用SEM分析了样品表面的形貌与结构。(2)本体改性合成了以聚己内酯2000为软段,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硬段,含有双炔基的小分子二醇2,2-丙炔基-丙二醇(DPPD)为扩链剂的炔基聚氨酯材料。并以该材料为基础,在Cu(I)催化条件下,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将叠氮对苯甲酸接枝到该聚氨酯材料分子链上,合成得到侧基为羧基的聚氨酯,并对合成得到的分子进行了测试表征。最后通过抗菌实验,对以上材料的抗菌性能进行了抗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改性方法获得的聚氨酯材料,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

 

9、人工血管“再生”血管组织

【作者】顾易之  

【机构】 《人人健康》编辑部

【文献出处】《人人健康》2018 第15

【摘要】众所周知,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各类疾病榜首。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人数约为2.9亿。而研发可促进血管再生的新型植入材料,已成为人工血管研究的热点领域。不久前,南开大学与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联合研究团队,就在人工血管再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团队利用一种"可降解"的人工血管再生重构了血管组织。

 

10、医用增材制造医疗器械的质控重点与标准化工作进展

【作者】韩倩倩 李茂 王春仁 杨昭鹏 

【机构】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检定所

【文献出处】《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8 第3

【摘要】可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医疗器械种类包括齿科器械、骨科器械和心血管器械等。由于技术的独特性,应该从工艺全环节对3D打印的医疗器械展开质量控制研究,涵盖原材料、工艺验证、设备、数据传输和风险管理等。此外,也有必要建立评价方法的相关标准和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研究和标准化工作有助于推进增材制造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安全有效应用。本文对医用增材制造医疗器械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和标准化工作的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该行业的研发提供帮助。

 

11、医用计算机体层成像(CT)系统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专家共识

【作者】CT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专家共识协作组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工程科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医学影像科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医学影像科

【文献出处】《中国医学装备》2019 第6 

【摘要】CT成像质量对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诊断及术后评估的医疗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在利用动态心血管体模对CT心血管软件进行质量评价过程中,在检测条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检测结果难以互认。因此,有必要对基于动态心血管体模的CT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形成共识。在2019年3月召开的专家共识会上经充分征求放射医学、临床工程学专家意见,结合CT心血管成像软件符合性评价研究结果,形成并通过《医用计算机体层成像系统(CT)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专家共识》。该共识结合理论与实践,讨论了CT动态心血管体模组成结构、功能特征与临床意义,详细阐述了在CT心血管成像软件质量控制中的检测条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以期更好地规范利用动态心血管体模对CT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进行评价。

 

12、光纤压力传感器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及应用

【作者】周文秀 侯文博 张海军  

【机构】生物医用材料改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入血管研究所 

【文献出处】《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8 第5

【摘要】人体内压力监测对检查器官或组织病变、实时分析术中情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机电式压力传感器,光纤压力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安全性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综述了光纤压力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及在医疗领域压力监测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光纤压力传感器在心血管及血液、颅内、气道、胃肠道等组织或器官内的压力监测.分析表明,光纤压力传感器在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内均可以达到良好的监测效果.

 

13、一种制备医用补片材料的装置设计

【作者】杨利霞 李晶 樊立涛 杨国峰 王云泽 宋灵杰  

【机构】河北爱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二部

【文献出处】《中国医疗设备》2017 第7 

【摘要】为了解决由于缺乏先进制备设备,而导致的天然动物源性医用补片材料制备水平相对落后这一问题,本公司根据其制备工艺,设计了一台专业化的处理设备。该设备适用于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动物组织膜片,保证对膜片的处理质量,不仅能适应实验室研发小试的要求,更能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批量化制备动物源性补片材料的工艺需求。该设备同时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对动物源性膜材料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成倍提高,对推动医用补片材料的生产制备具有积极作用。

 

14、先进技术在医用纺织材料中的应用

【作者】王成 王丽萍

【机构】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文献出处】《西部皮革》2018 第21

【摘要】在医用防治材料中可应用各种先进技术,例如基于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改性技术、纤维材料的功能化制备技术、复合技术等等。本文就结合上述特别技术内容探讨了它在医用纺织材料中的具体应用技术流程。

 

15、电纺PLCL/丝素管状支架的制备、表征以及在血管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胡俊冯  

【机构】东华大学

【文献出处】《东华大学》 2018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几年来,人类的健康正受到高发病率的心血管疾病的威胁,对于血管疾病的患者,通过冠状动脉搭桥等修复再生血管组织的方式进行治疗。但这类治疗方式受到治疗费用高等因素制约,所以人工仿制的血管支架移植成为当前解决该问题的新方法。现在,大直径的血管支架被较成功地应用,但小口径人工血管支架在应用方面仍存在血栓形成、通畅率低等缺陷。因此,改善小口径血管支架力学性能和提高管状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在临床应用上小口径血管支架的发展潜力才能得到挖掘。本论文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芯层分别为PLCL/SF、肝素的功能性纳米纤维管状支架,作为双层血管支架的内层;通过共轭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CL/SF纳米纱线管状支架,作为双层血管支架的外层,结合了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的优点,并且具有壳-芯结构的纳米纤维可以让肝素缓慢释放出来,从而达到长期抗凝血的目地。并对支架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等表征。具体内容如下:(1)首先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CL、PLCL/SF、PLCL/SF/Hep、PLCL/Hep纳米纤维膜、PLCL/SF纳米纱线膜和单电纺PLCL/SF、单共轭PLCL/SF、单电纺PLCL、单共轭PLCL和双层PLCL/SF/Hep+PLCL/SF管状支架,双层PLCL/SF/Hep+PLCL/SF双层管状支架外层为绕轴取向排列的纳米纱线,且结构疏松具有大孔,有利于平滑肌细胞沿着取向排列的孔洞增殖生长。内层为致密层,并且纳米纤维是壳—芯结构,达到缓释肝素的作用,防止突释,可以长期起到抗凝血的作用。另外PLCL/SF/Hep+PLCL/SF双层管状支架能够很好的的模拟天然血管支架的细胞外基质的成分与结构。PLCL/SF/Hep+PLCL/SF双层管状支架亲水性能优良,这将有利于细胞粘附和增殖。并且双层PLCL/SF/Hep+PLCL/SF管状支架的力学性能十分优良,接近天血管,达到可以作为天然血管支架的要求。(2)在血液相容性测试中,从血浆复钙的结果中可以看出,PLCL/SF/Hep双层管状支架不会因材料引起急性凝血。PLCL/SF/Hep双层管状支架的血小板黏附在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显著。此外,HUVECs和HSMCs在支架上均有良好的粘附、铺展和增殖。HUVECs在支架可以形成细胞层,这对实现完整血管功能有重要意义。同时,HSMCs的增殖可以促进血管再生,为血管提供收缩和舒张所需的弹性。此外,在皮下包埋实验中,PLCL/SF/Hep+PLCL/SF双层管状支架有利于细胞长入。(3)PLCL/SF/Hep+PLCL/SF双层管状支架通过各项表征检测说明实验组支架有利于管状支架内层内皮化,从而达到抗凝血的作用;支架外层疏松且绕轴取向排列的纳米纱有利于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生长,从而使管状支架的力学性能与天然血管支架的力学性能相匹配。综上,PLCL/SF/Hep+PLCL/SF双层管状支架在血管支架中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16、镁及镁合金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吴戍戌 王守仁 刘文涛 

【机构】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文献出处】《山东科学》2018 第2

【摘要】镁及镁合金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自主完全降解,而且资源丰富、易于加工成型。本文综述了镁及镁合金植入性医疗器械在骨科和心血管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认为目前在临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内耐腐蚀性较差和降解速度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未来应向提高耐腐蚀性、控制降解速度等方面发展,有望在临床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7、心脏支架产品营销战略研究

【作者】 姜振宇 

【机构】 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文献出处】《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 第5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增加,心脏支架市场异常活跃。本文分析了当前国产心脏支架市场现状,阐述了心脏支架产品的营销环境,提出心脏支架产品营销规划及策略。

 

18、植入式心脏监测器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作者】李桂香 黄德群 陈军 吴新社 刘凯 伊翔

【机构】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医用电子仪器与高分子材料制品重点实验室 

【文献出处】《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11期

【摘要】随着全球老龄化加速,世界各国对医疗保健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植入式心脏监测器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心脏监测器的临床应用需求与应用意义等方面分析了其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综述了植入式心脏监测器的研究进展,并在最后分析了植入式心脏监测器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